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土壤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盖(1)、外管(2)、胶圈(3)、透明管(4)、压头(5)、过水塞(6),压头(5)与外管(2)卡接,透明管(4)设置在压头(5)和外管(2)卡接形成腔体的内壁上,压盖(1)设置在透明管(4)和外管(2)上,透明管(4)与压盖(1)连接处设置有胶圈(3),压头(5)形成的空腔底部设置有过水塞(6)。
说明书
一种土壤采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有砂性土壤、中性土壤和粘性土壤之分,常用的土壤采样器适宜采集砂性土壤和中性土壤,对于粘性土壤利用一般采样器不仅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土壤易粘在储土器内壁上,利用推土杆很难推分析样品入盛土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土壤采样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壤采样装置,包括压盖、外管、胶圈、透明管、压头、过水塞,压头与外管卡接,透明管设置在压头和外管卡接形成腔体的内壁上,压盖设置在透明管和外管上,透明管与压盖连接处设置有胶圈,压头形成的空腔底部设置有过水塞。
对土壤采样时,将取走过水塞的取样装置用力压到土壤里,然后用其他的装置,将取样器及取样器周围的土壤一起取出。从取样器的底部将过水塞塞入到取样器,将压盖、外管、胶圈和压头取走,留下透明管和过水塞,对透明管和过水塞形成的腔体内的土壤进行观察分析。若需要对透明管和过水塞形成的腔体内的土壤吸收液体的强度进行观察时,可直接向透明管和过水塞形成的腔体内的土壤上滴液体。由于压头形成的空腔底部设置有塞子为过水塞,土壤吸收不完的液体将会从过水塞处流走,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壤采样装置进行取样,不会破坏土壤层次,有效的提高了土壤检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取样后塞进过水塞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取走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取走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取走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透明管与过水塞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盖、2-外管、3-胶圈、4-透明管、5-压头、6-过水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土壤采样装置,包括压盖1、外管2、胶圈3、透明管4、压头5、过水塞6,压头5与外管2卡接,透明管4设置在压头5和外管2卡接形成腔体的内壁上,压盖1设置在透明管4和外管2上,透明管4与压盖1连接处设置有胶圈3,压头5形成的空腔底部设置有过水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