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为第一单位,程清平老师为通讯作者,在领军期刊《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中国科学院二区,IF2024=5.2)发表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hourly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Central Yunnan Urban Agglomeration of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动态划分城市和乡村站点,并采用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滇中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的演变趋势和驱动因子,为有效识别滇中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并减轻其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极端小时降水的发生会导致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瞬时灾害,并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滇中城市群作为典型的高原城市群不仅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也是云南发展的强大引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与沿海平原地区相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遭受由极端小时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因此,揭示滇中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利用2004 - 2020年滇中城市群31个观测站的逐时降水资料,基于动态城乡划分和三种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梁-克里曼信息流、收敛交叉映射),系统揭示了滇中城市群极端小时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 - 2020年滇中城市群逐时降水以短周期为主,极端小时降水主要发生在午后和夜间;城区极端小时降水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变化率高于农村;另外,大尺度环流、城市化以及自然环境因素以不同方式增强极端小时降水,并且这些因子的相互作用将进一步影响滇中城市群的极端小时降水。
该工作由水土保持学院程清平老师(通讯作者)指导,第一作者为2019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金韩宇,该论文也是2023年本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另外,该毕业生也作为共同主编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西南地区极端气候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61012)、云南省基础研究项目(202201 AU 070064)等资助。(来源:水土保持学院/图:程清平/文:葛白瑞雪/审核:刘建祥/初审:张凡/复审:冷瑾, 张冉/终审:张武先, 柏顺文/责任编辑:张凡)